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罗维东书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的讲话

该文章由于2010-05-13 05:07:07上传

 
    编者按:2009年2月19日,罗维东书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做了题为《在选择性转型中彰显特色发展优势》的讲话,并被《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全文如下:  
世纪之交,国家进行两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特色型大学脱离了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其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大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这些高校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利用原有办学资源和条件,努力拓展办学途径,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其学科专业基本围绕行业的产业链进行设置,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体系,优势学科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其人才培养以行业精英为目标,强调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已成为行业内的技术精英或管理骨干。三是注重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是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中心和国家的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智囊。据统计,在行业特色型大学体制划转初期,这些大学无论从学科设置、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等方面,其行业因素都占据了约60~70%。中国工程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少数著名的综合大学和重点行业性大学做出了主要贡献”。
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竞争的宏观形势下,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专业的拓展决定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已不可能再只为单一的行业服务,也很难再仅仅依托单一的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二是人才培养口径的拓宽和大学以外的社会机构和企业对于人才培训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导致我国工程型人才培养链条的脱节,行业发展急需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匮乏。三是学科相对单一,优势学科与非优势学科实力相差悬殊;优势学科缺少基础理论学科的支撑,学科间交叉不够,原创性科研成果明显不足。四是行业对行业特色高校的支持既受到行业集中度影响,也与行业景气周期密切相关。五是依据产业转移生命周期理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总体呈现“高服务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发展趋势。与之相适应,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行业特色型大学的部分传统优势学科可能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面临被边缘化甚至消退的危机。
基于上述分析,行业特色型大学近些年的发展决定了其中的多数高校已不可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业高校,实现转型已成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这种转型应该是在保持和发展自身传统与优势基础上的转型,故称其为“选择性转型”。这种转型主要应体现在:
1、做强优势学科,实现学科建设由行业特色向学科特色的转型。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之所以能跻身高校国家队的行列,正是由于国家振兴行业的需要和学校自身的特色。因此,保持特色永远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立校之本,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同时也应看到,特色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色会被赋予新的内容。这就需要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做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更要注重探索和催生新的学科方向,形成服务面更宽并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特色学科群,实现优势学科由行业特色向学科特色的转型。
这种转型,在我国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先例。如东北大学是一所原冶金行业高校,该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也是依托钢铁行业而建,目前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钢铁行业,而是在其他行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位居第二。近些年,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学科也正努力实践着由钢铁材料向功能材料和新材料的延伸。最近学校刚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只有一位是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其他3位分别是从事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学材料和纳米材料研究的。学校的冶金和矿业学科也在努力走出钢铁冶金和黑色矿业领域,实现由黑色采矿和冶金的行业特色向黑色、有色、煤炭采矿和黑色、有色冶金以及冶金基础理论的学科特色的转型。
实现这种转型需要大学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同样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教育管理等部门应高度重视行业特色型大学优势学科的发展,继续加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或设立“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重点建设工程”,加大对行业特色型大学优势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滚动拓展新兴学科,实现学校发展由单一优势向多学科优势转型。
多科性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所大学发展到一定时期和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学科的扩展和外延,同时也必然会放弃一些已有的学科。从国外大学学科结构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它们大都经历了从单一性向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这种变化既有外在环境推动的因素又与它们的传统和办学理念密切相关。而这种规律性对于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同样适用。
当前,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因学科面单一、服务面狭窄、原创性不足而带来的综合实力不足已日趋明显。如果行业特色高校仍然受到学科专业单一、服务面向狭窄的束缚,则很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多样化发展的社会竞争环境。同时,我们也必须为10年、20年后可能出现的现有传统优势学科可能的客观衰落预做准备。因此,拓宽学科覆盖面和服务面向、实现办学方向由单一的优势学科向多个优势学科的转型已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综合式发展,而要在保持自身优势与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滚动式拓宽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滚动式地拓宽发展既为社会发展所需要,又能与特色学科形成互补和支撑的新兴学科,努力形成新的特色。
国家也应进一步加强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指导,既支持其中的一部分大学继续沿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方向发展,也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的方向发展。在“211工程”等项目建设上给予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更加宽松的政策,适当加大对新的学科方向和新建学科的支持,帮助这些高校尽快实现向多个优势学科的转型,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3、组建工程师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由单一规格向多元化转型。
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趋同是当前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一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也在尝试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方式,但是由于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滞后,导致学术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够突出,应用型人才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进行大胆的改革,努力构建起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对于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来说,人才培养要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如优势学科应以培养学科和行业精英为主,而新建学科专业就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样,一个学科内部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有所区别,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向学术型发展,也可以向工程应用型发展。
目前,工程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应着重努力的方向。要切实解决好我国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在行业特色型大学建立单独的工程师学院,统筹考虑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利用6年时间完成对工程师的培养。其中,前三年(或两年)学生主要学习本科生课程;后三年(或四年)进入工程师教育阶段,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做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最后获得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学位或工程师学位。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在一部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开设工程师学位试点工作,并适当增加试点学校的保送研究生名额,使学校可以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分流,学生自愿选择攻读工程师学位。国家应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推动社会认证制度,以专业人员的资格认证检验学校培养工程师的质量。
4、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科研工作由跟踪服务向主动引领转型。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肩负着支持行业科技创新的重任,而在过去长期的校企合作,科研合作模式主要是企业提出需求,学校被动应战,即所谓的“跟踪服务”型科研合作模式。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振兴计划的提出,部分行业大院大所的企业化,以及行业特色型大学多学科的优势使这些学校在行业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可能。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中心要敢于提出“源于企业、高于企业、先于企业”的科技创新思想,引领行业的科技发展与进步。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规划,找准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紧贴行业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从而在某些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引领行业创新前沿。其二,要在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以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为主线,积极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其三,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内创新技术的传播与推广。
当前,许多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纷纷整合多个优势学科组建了实体化的研究中心、研究院或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其组织形势也从原来以教授个人为主体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的模式,转变为以多学科学术团队为主体的科研合作模式;克服原来研究目标分散、人员流动性大的弱点,实现了研究方向、团队人员和经费来源三个相对稳定,在多学科团队作战承接重大科研项目方面发挥了明显优势,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提供了绵源动力。
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行业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间的这种科研合作模式的支持,从国家层面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切实建立行业部门与行业特色型大学联合共建的制度体系,形成原行业部门在业务、财政、科研等方面支持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一,应拓宽行业特色型大学介入行业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实施的渠道,将行业重点项目向行业特色型大学倾斜。其二,应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将支持高校学科建设的经费列入相关预算计划,把高校的学科建成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三,可利用行业特色型大学与企业间无利益冲突的特点,在高校建设“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高校在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引领行业的科技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