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努力建设“深部矿产资源开发与安全”学科群

该文章由于2018-07-25 00:00:00上传

 

——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系列专题简报(二)
学校紧跟世界矿业工程科学研究前沿,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为基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打造一流“深部矿产资源开发与安全”学科群。
培养一流复合人才。立足“宽口径、重基础”的“新工科”工程复合人才培养理念,促进学科融合交叉,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矿业工程领域精英人才。创新矿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筹建无人机应用团队,设立“智能采矿创新班”,升级专业内涵,着眼深部开采、绿色开采、智能开采”。加强国际化培养,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培养“2+2”本科生、与巴基斯坦合作培养人才,提升矿业学科群的国际影响力。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瞄准“科学家—领军人物—创新团队”目标群体,广纳满足学科发展需求、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人才。每年资助5-10名优秀博士生到海外名校留学,资助2-3名青年教师赴境外访学。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设青年教师联谊会委员会,开展教学、科研专题培训和辅导。六年来,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青年长江、优青2人次、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次、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1人。
扎根一流科研领域。围绕国家“四深”发展战略需要,融合土木、安全、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学科,紧跟国际研究前沿,重点进行深部岩体力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等五个学科领域的建设,开展“非常规、非传统”领域探索。加强与一线矿山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发挥咨询智库功能。六年来,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23项,项目总经费达6.9亿元,发表SCI/EI等检索论文860余篇。
建设一流学科文化。梳理学科百年发展史,开展“百年矿业,百年经典”矿业工程学科文化专题活动,开设网络博物馆、学科陈列室等,筹备建设矿业工程博物馆、童光煦奖学金、于学馥学术大讲堂、学科名师墙等学科文化项目。开展学术文化交流,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开展讲学30场次,以学术交流促进文化交流,传承和创新学科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