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构筑“冶金+”新工科学科体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冶金学科

该文章由于2018-06-19 08:40:06上传

 

——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系列专题简报(一)
学校围绕冶金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国际化,依托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对标“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构筑“冶金+”新工科学科体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冶金学科。
打造“冶金+”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学科、跨院所的立体交叉式人才培养机制,增加与新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冶金相关的“冶金+”课程。改革传统主干课程,增加《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三大基础课32学时的实践课时,增加《钢铁冶金学》、《有色冶金学》32学时的理论课时,探索主干课程全英文授课模式。加强工程哲学素质培养,开设《冶金工程概论》等课程16学时,提升学生对“科技—工程—经济”三元关系的理解。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每年增开1-2门全英文课程,着手建立冶金工程国际班,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冶金高校联盟,未来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认。
构建“冶金+”新理论、新技术科研体系。聚焦前瞻性基础研究,完善新时代“冶金+”新理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深远影响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冶金+”新技术,建设冶金新理论、高端钢铁冶金、绿色冶金、信息与智能冶金四大研究方向。六年来发表SCI收录文章850余篇、1篇《Science》刊登,科研经费近7亿元,《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等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直接转化经济效益近10亿元。加强与一线企业合作交流,牵头成立节能减排、钢铁产能优化等国家级产业联盟5家,在行业内发挥重要咨询智库和前沿引领作用。
组建“冶金+”新工科师资队伍。加强中青年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和引进智能冶金和冶金信息学方面的新型“冶金+”青年人才。设立“钢铁凤凰”计划,每年资助5-10名优秀博士生留学海外名校,开展博士后研究3年。加大青年教师发展帮扶,成立青年教师委员会,邀请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科研专题培训与个性辅导,为青年人才提供60平米以上实验空间与科研启动资金。自筹资金设立寿昆教学名师和青年学者奖,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现场评定。五年来,新增“长江”“杰青”等人才18人次,教师平均年龄由47.9岁降至41.2岁,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45%,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推进“冶金+”全面国际化建设。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机构和冶金企业的实质性合作。着力创办冶金工程国际班,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冶金工程教学联盟,联合印度工学院、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等5高校共同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组织教师参加美国AISTech、TMS等冶金权威学术会议,与日本东北大学举办青年人才互访活动19次。建设国际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美国FEI、印度塔塔、韩国浦项等企业达成实体合作。拓展国际产业合作,签订谦比希铜冶炼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15项、金额超过1700万元,高炉可视化技术等在美钢联、韩国浦项等13个海外钢铁公司获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