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3 我校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学校“十二五”发展

该文章由于2010-12-17 08:51:32上传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和新学年开学以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在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办学理念,坚定走“质量+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重点实施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努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一、抢抓发展机遇,以“有为”思想跻身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密切关注和抢抓教育规划纲要、科技规划纲要中重大项目实施和试点工作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按照“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努力跻身国家的各种发展战略,为自身发展积聚强劲的发展动力。1.以贡献寻求发展,积极参与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学校紧盯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优势资源,认真组织实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下大力气抓好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争取早见成效、早出成果,为我国重大工程的选材、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二是抓住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利契机,与北京市共建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三是积极争取并承担建设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努力为我国钢铁产业振兴和“钢铁强国”建设做出贡献。2.以服务获取支持,积极承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任。学校有效整合优质资源,积极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领域。一是利用学校与企业间无利益竞争的特殊地位,构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打破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壁垒,在行业技术传播方面发挥纽带作用。二是构建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问题开展持续、系统的研究,进而引领行业的科技进步,提高行业科技竞争力。三是与企业联合成立专项关键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出谋划策,对企业的技术中心建设给予指导和扶持,努力成为企业创新体系的一部分。
二、强化特色优势,在“选择性发展”中彰显学科实力。学科特色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办学要求的关键所在。学校通过固基强干、交叉融合、优生优育等学科发展思路,努力形成服务面更广并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学科生态系统,实现“专而精”到“精而强”的跨越式发展。1.固基强干,夯实优势学科发展根基。围绕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学科,选择与优势特色学科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进行重点建设,采取理工结合、应用与基础研究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使学校的一批基础学科迅速崛起,为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和解决应用领域前沿问题提供有利支撑和强劲根基,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较完整的学科创新链条。2.交叉融合,提升学科发展整体实力。加强优势学科间的合作,在原有冶金、材料等交叉学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新能源”、“纳米”、“金属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等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提升优势学科实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管理、人文社会学科生长点,努力带动其他学科的协调、快速发展。3.优生优育,催生时代所需新兴学科。着重培育一批时代所需的新兴学科,依托冶金、材料等优势学科进行新兴学科拓展建设,重点培育新材料、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先进制造、能源等领域的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力争通过一两个领域率先突破,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特色学科高地,为保持学科的持久生命力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三、转变教育观念,在多元培养体制下培育特色人才。学校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方面的要求,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革,努力为行业乃至社会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转变教育观念,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致力于推动教育理念的“四大转变”,即实现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型教育向互动的启发性教育的转变;从规模化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的转变;从平均施教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从而积极探索和构建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分流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不同人才个性培养的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着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结合工程背景,努力培育特色人才。一是结合博士生、硕士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大工程硕士的培养力度,努力彰显学校在培养行业特色人才方面的优势和实力,实施研究生的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二是深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的共建与合作,加速在企业中建设教育科研基地和企业导师队伍,采取现场教学、校企“双导师制”等措施,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培养行业发展急需、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以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学校组织建立单独的高等工程师学院,制订单独的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并统筹考虑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努力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和引领工程技术发展的工程师精英人才。